2012年初,为了将关爱困难群众工作实体化、制度化、常态化,在新闻战线继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基础上,常熟日报社策划组织实施了“暖冬行动”,元旦到春节期间, 记者在深入镇村社区开展新闻报道的同时,向全市各社区困难家庭送去米、油等生活必需品。为了保证这项工作实体化、制度化、常态化,本报党总支、团总支联合成立扶贫帮困爱心基金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并将每年的1月11日定为“常熟日报爱心活动日”。

虞城暖流·关爱环卫人

1月11日,“聚·和”党建服务联盟“共创文明城关爱环卫人”活动暨常熟日报2018年暖冬行动正式启动。城投公司、市法院、烟草公司和市科协等12个单位共同出资向150名环卫工人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并走访慰问城乡部分环卫所,给“城市美容师”们送去温暖和祝福。

2017年,本市顺利通过文明城市国家级测评,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这荣誉背后凝聚了常熟城乡7000多名环卫工人的辛勤汗水。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是文明城市的应有之举。在平时报道中,本报曾多次报道“城市美容师”的凡人善举,也曾浓墨重彩地宣传环卫工人杰出代表周丽娟的先进事迹。当天活动现场,“聚·和”基层行党建服务联盟代表向与会人员宣读了“共创文明城关爱环卫人”倡议书,城投公司、团市委和老干部局组织的志愿者献上了精彩的慰问演出。随后,党建服务联盟代表向现场环卫人员代表送上慰问品,老干部书画协会也专门创作了100副春联作品赠送给城区的部分环卫工人。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分路走进市环卫处、辛庄镇、支塘镇、甸桥村等地,将慰问品送到环卫工人们手中。

小善大爱·走近城市美容师
凝聚爱心向劳动者致敬

    文/本报记者 陈瑜琳

    1月11日,“聚·和”党建服务联盟“共创文明城关爱环卫人”活动暨常熟日报2018年暖冬行动拉开帷幕。环卫工人们收到了检验检测中心、体育局、征收办和法制办等党建联盟志愿者赠送的米、油等生活用品。

    环卫工人沈强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领导和社会各界给予的慰问,让他的内心感到很温暖,觉得工作很值得,“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很重视,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我觉得工作上付出再多也值得。”

    52岁的褚耀良,从事环卫工作三十多年。他说自己眼见常熟环境越来越好,内心有深深的自豪感,“看到街上这么干净,听到市民和游客的夸奖时都很有成就感,尤其是去年常熟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我觉得其中有自己的一份努力、一份汗水。”对于他们的工作,领导们很体恤,在夏天的时候,会分发矿泉水、清凉油等防暑用品;冬天的时候则配发羽绒马甲和防风帽,做好相应的防寒保暖工作,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环卫工人身体健康。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也让他们干活更有劲。

寒风中送“暖阳”

    文/本报记者 张雨嘉

    1月10日, 记者随同本报志愿者一同走访了支塘镇的丰联村和凤泾村,为两村的环卫工人带去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

    来到丰联村村委会,做了30多年环卫工人的孙慧珍告诉记者 ,家里的开支用度基本全靠在外打工的女儿承担。女婿左脚残疾,无法正常劳动。“谢谢你们!”她粗糙干裂的双手紧紧握住记者的手,连连道谢。环卫工人浦小二已入耳顺之年。几年前,浦小二丈夫在外做活时摔坏了腰,腰上开了两刀还植入了钢板,巨额的医疗费用差点把这个家拖垮。浦小二说,志愿者们带来的慰问品虽不贵重,但确实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

    在凤泾村,村委会主任王文清说,村里的环卫工人大多家境贫苦。戴着墨镜的沈建明告诉记者 ,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一边干活,一边可以在外面走走,看看东西。”沈建明说,他眼睛怕光,戴上墨镜之后就能尽情欣赏乡野美景了。当天,他凌晨2点就出工了,晚上7点收工。沈建明坦言,工作虽然辛苦,但能赚钱养活自己,不靠子女,很幸福。

     “真的要谢谢你们,能想到并关心我们的环卫工人。”王文清说。

慰问贫困环卫工

    文/本报记者 徐鹤

    1月10日,本报志愿者和市委老干部局的志愿者来到辛庄镇,为辖区内的20名困难家庭的环卫人员送上米、油等生活用品,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春节。

    志愿者们先后来到辛庄环卫所、杨园环卫所、张桥环卫所,与环卫工人们促膝交谈,了解他们工作和家庭情况,感谢环卫工人为城市整洁美观作出的贡献。

    “想不到春节未到,我们环卫工人就收到关爱,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爱。”负责辛庄镇街区保洁任务的环卫工邢关根告诉记者 ,他做了3年环卫,虽然很辛苦,但收入还算稳定,因而他很珍惜这份“城市美容”工作,每天凌晨4点,他就要上岗把自己负责的路段清扫一遍,7点钟回家吃早饭之后便又回到岗位负责保洁工作,爱岗敬业将负责区域卫生保持干净整洁,他说,看到社会上这么多人都关爱环卫工,他更加愿意为建设美丽辛庄尽心尽力。

感谢“城市美容师”

    文/本报记者 邹磊

    1月10日以来,本报连续开展“暖冬行动”系列公益活动。昨日,本报与市公积金中心志愿者一起,为常熟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环卫工人送去了食用油、大米等物资,并送上老干部活动中心提供的新春对联,给“城市美容师”送去一份冬日的温暖。

    上午9时30分,环卫工人们带着清扫工具回到单位。他们每天凌晨3点起床开始工作,直到将包干区内的路面清扫完为止,不论寒暑天天如此。接过慰问品时,从事环卫工作多年的张先生连声道谢。他觉得,每天起早贪黑干活虽然很辛苦,但看着自己扫过的道路那样干净,自己心里也是非常欣慰。“感谢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真的非常开心。”环卫工人李先生说,他会通过更加积极努力的工作来回报社会。

     “天气逐渐寒冷,环卫工人忍耐严寒坚持工作,非常不容易。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体会了他们工作的艰辛,希望能经常参与这样的活动。”志愿者吴燕说,通过此次活动,她不仅了解了环卫工人为城市整洁作出的贡献,还传递了自己的一片爱心。“我们应该更加关爱环卫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她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暖冬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巩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

温暖传递依然在路上

    文/本报记者 张雨嘉

    1月11日上午,本报志愿者来到甸桥村看望村里的环卫工人,为他们送上米和油等慰问品。

    看到“红马甲”的到来,环卫工人们个个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一双双粗糙通红的手接过沉甸甸的慰问品。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中,冬日里的阵阵寒意也被暖阳驱散。

    今年55岁的殷庆兰告诉记者 ,自己家里不富裕,微薄的退休工资难以维持生活,趁现在身体还算健硕,出来做环卫工也能贴补一些家用。54岁的余瑞玉情况和殷庆兰相似。“我们这些环卫工都是已经退休了的。平时在家也无事,出来走走做做活也挺好。”余瑞玉说,把自己的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开心,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手抱着大米,一手抱着油,环卫工人向志愿者们连声道谢。小小的爱心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烛火。火光虽小,却也暖人、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