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陈燕

虞山镇大义管理区常隆村村民肖正林最骄傲的事,是他30多年来义务照顾了5位老人。如今,虽然自己也已进入古稀之年,但他对年长于自己的老人,依然心怀一颗赤子之心。

肖正林从小就失去父亲,这让他对长辈分外尊重和爱护。1979年,家里人开始做生意,家底渐渐殷实起来。村里哪家有困难了,他都乐于帮助,哪位老人急用钱了,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掏出几百块救急。1985年40岁那年,得知村上一位姓曹的老人病后长期卧床无人照顾,他联想到自己没有机会服侍父亲的遗憾,决定照顾这位老人,让他安享晚年。

从此,肖正林天天抽时间往老人家里跑,为他烧饭、洗衣、擦身子、做家务,尽心服侍他。由于自己工作繁忙,怕照顾不周,他干脆把老人背回了家,吃住都在一起,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老人既琐碎,又要开销,肖正林经常跑医院买药,但从没收过老人一分钱。有邻居笑他是个“痴人”,他却不以为意。他常说:“爱护老人,做一点善事,我自己心里踏实就好。”【详细】

文/本报记者 孔云云

上海有个家喻户晓的人民调解员柏万青,而在沙家浜镇也有个受人欢迎的“和阿姨”。镇里的妇女姐妹一旦有家庭矛盾,首先想到的就是“和阿姨”——沙家浜镇“和阿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和阿姨”工作室于2011年11月成立,由9名热爱妇联工作、通晓法律知识的巾帼志愿者组成。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何凤英。因为“何”与“和”谐音,而建设和谐社会一直是沙家浜镇社会管理工作的目标,工作室就起名“和阿姨”。成立至今,“和阿姨”工作室已先后接待300多人,受理纠纷案123件,其中成功调处的有106件。【详细】

文/本报记者 张绿漪

在董浜镇徐市社区,只要一提起邓虹奇,老老小小都敬佩不已。邓虹奇先后在小学、中学任语文教师,退休以后也没有停下“园丁”的脚步,义务为徐市的中小学生进行课外书法培训。25年来,他带出的120多名学生在各级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书法作品也在众多专业杂志上发表。在邓虹奇的奔走呼吁下,徐市中心小学先后出版了《稚墨飘香》《学生书画作品集》等多本青少年作品集,在当地营造了传承传统国学文化的良好氛围。

“邓老师,有人找你!”12月13日下午,周围邻居一声亲切的呼喊,记者见到了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年近九旬却依然精神矍铄,简单打过招呼后,邓虹奇侃侃而谈。“书法是我们国学的精粹,现在社会上诱惑太多,有些孩子把大好时光浪费在电脑、手机游戏上,这让人很痛心。”说起免费为当地中小学生进行书法培训的初衷,老先生未免感慨。在他看来,传统文化需要代代相传,作为一名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多年的“园丁”,他有责任尽自己所能为此付出努力。【详细】

文/本报记者 严婷

在尚湖镇练塘集镇,有一名响当当的纪检监察干部。他精通办案、勇于反腐,是老百姓心中的“包公”,是贪官眼里的“克星”。他就是陈杏泉,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

1986年底,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陈杏泉面临人生的转折。当组织上决定让他从事纪检工作时,他犹豫过,也斗争过。“纪检这工作清苦不说,要做好肯定会得罪人。但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在部队服从命令是天职,到了地方,也应该一切服从组织决定。”陈杏泉说。一句“一切服从组织决定”,一干就是近20年。陈杏泉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挖掘案源线索,发现违纪苗头就立即查纠。【详细】

文/本报记者 葛洁

在谢桥社区,提到屈庸清一家,无人不倾慕地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们是幸福和谐的大家庭。屈庸清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全家人相亲相爱、母慈子孝,被传为佳话。

屈庸清今年73岁,是谢桥中心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工作中,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退休后,热爱公益事业的他走进社区发挥余热。他不计报酬,数十年如一日,每天按时到社区报到,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处理繁杂的社区事务。户口整理、档案装订、策划活动、板报宣传……社区的大小活动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他用自己一颗火热赤诚的心,点燃了为社区服务的热情。【详细】

文/本报记者 陈瑜琳

在“中华诗词之乡”碧溪新区,有这样一个孜孜不倦耕作于诗田词海、默默无闻服务广大诗友、全身心推广中华诗词文化的人,他就是碧溪新区江花诗词协会会长朱宏。

1987年,朱宏参加工作,他先后被借调至镇文化站、镇广播电视站从事文艺创作、新闻采编工作。2001年至今,他一直在浒浦卫生院负责出纳等事务。

1989年,当时的浒浦镇发起组建江花诗社活动,呼吁诗词爱好者积极参与到诗词的学习创作和研究交流中。源于自身爱好与工作经历,朱宏二话不说投身其中。每年,江花诗社都要组织2至3次大型诗会,不仅诗社全体成员踊跃参加,还得到了学校小诗迷和周边县市众多诗友的响应。每当举办诗会活动,朱宏总是提前到场做好准备,等活动结束众人散去后,再留下来耐心地整理好会场、排好桌椅,风雨无阻。朱宏还热心地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打印诗稿、研商诗作、鉴赏评析,和同好在诗海中徜徉。如今,江花诗社成员创作的诗歌诗词不下6000首,汇编《江花诗集》9本。其中既有古体格律诗词,又有新诗歌作品,体裁多样、风格各异,深得各界人士好评。这背后,是朱宏对诗词的热爱和每天晚上整理诗稿的辛勤付出。【详细】

文/本报记者 葛洁

在古里镇白茆,提起紫霞村的张奎保,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热心人、好心人。从担任村会计、团支部书记到电视机配件厂厂长,再到白茆农机站副站长退休,张奎保五十年如一日,以满腔热情在乡间奉献爱心,赢得了百姓的好评。

1962年5月的一天,白茆公社五大队第二生产队32岁的农民小钱二在田间劳作时突然腹部疼痛,当时第二生产队的负责人张奎保立马组织大家用手摇船将小钱二送到了最近的支塘卫生院。经医生诊断,小钱二是急性胃穿孔,必须立即手术抢救。手术过程中,小钱二失血过多出现休克,需要立即输血,O型血的张奎保马上带头献血200毫升。随后,他立即打电话回大队,号召公社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跑步前往支塘卫生院献血,而后又来到附近的支塘轧花厂,请求厂长能否让厂里的工人出来救人。最终,10多名从白茆公社跑步前来的先锋模范、轧花厂挺身而出的5名青年加上小钱二的家人一同“凑齐”了1800毫升血,将小钱二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50年后,82岁的小钱二临终前留下遗嘱,嘱咐子女“千万不要忘记小奎”。此事让张奎保印象深刻,正是从那时起,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激励着他助人为乐,急公好义。【详细】

文/本报记者 周未

家住虞山镇阁老坊的李良兴、仲志英夫妇是虞城千万个家庭中很普通的一份子。不管是工作时,还是退休后,他们始终心系社会,尽己所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新乡贤。

李良兴和仲志英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平时左邻右舍谁家遇着困难,夫妻两人都会主动帮忙,在乡邻间有着良好的口碑。李良兴曾任常熟开关厂厂长,他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经手建造了90套职工宿舍,自己却未拿一套,至今夫妻俩还住在阁老坊的老房子里。两位老人对这套只有60多平方米的房子很有感情,李良兴说:“这是我们当年结婚时的婚房,住习惯了觉得挺方便的,也就不舍得搬出去了。”仲志英曾担任塔基居委会主任,她尽职尽责,解决了许多“老大难”问题。有一次,社区里一户老房子下水道堵塞。由于下水道位于房屋下面,拆开疏通非常麻烦,维修人员摆摆手表示无能为力。仲志英在烈日下跑了几个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最后采取在房子外面的弄堂里重建一条管道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详细】